市场回顾 上周上证指数等大盘指数震荡筑底后开始反弹走势,沪指全周上涨2.34%,深成指上涨2%,创业板指数上涨1.1%。创业板这周收出带长上影线的倒锤星线,成交量明显放大,试盘信号明显。盘面表现来看,权重与题材板块交替上涨,医药、酿酒、煤炭开采、特斯拉、锂电池、石油、化工、银行、造纸、保险等板块均有所表现。大消费板块(酿酒、造纸)中处于低市盈率的个股,上周持续走强,受特斯拉、锂电池4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7.3万辆,同比增150%的影响,锂电池板块强势反弹。全周成交量水平维持较低水平,目前市场利空因素已有所消化,中美及金融去杠杆等事件出现恶化风险的概率有所下降。个股炒作热情较高,连续涨停板个股增多,板块之间分化较明显,需要防范强势股补跌的风险。抓结构性主题行情还是主线思路。
投资策略 周末消息总体平稳,主要关注点是:独角兽“巨无霸”的IPO批文突然下发,既无融资规模也无定价,还将择机发行,这让市场产生很多联想,从中可看出管理层既想推进独角兽逐步回归上市的进程,又不希望对市场产生较大冲击的用心;另外MSCI成分股15号即将敲定,届时将发布2018年5月的半年度指数新增和删除名单,在入摩前夕对市场会产生一定影响,而大盘上周五出现回撤,调整将延续到本周初,或走出探低回升后再冲3200关口。 随着MSCI纳入A股正式实施日临近,市场有望迎来新增资金。综合来看,随着对利空因素的陆续消化,市场震荡筑底概率较大。短线来看,沪指技术上处于弱势,尤其上方面临3200点及整数关口的压力,市场在3080到3180之间反复震荡。
操作上应适当谨慎,关注涨价推动的周期股及防御功能的大消费等板块。 摩擦,构成近期股市的主要压力,悲观预期被透支,国家推出大手笔减税政策,包括养老金与MSCI海外资金在内的多路活水正在向A股涌来利好因素被忽视。就市场风格而言,白马超跌后存在强烈的反弹诉求,国产芯片、医药,软件应用等仍有逢低关注价值。操作上要均衡配置,中长期战略看多成长股。本周15号凌晨MSCI将公布A股入摩名单,A股纳入MSCI指数将迎来关键窗口期。从配置的角度,金融、消费板块会成为短线博弈的重点。继续关注大消费、低市盈率板块。市场调整之际股价不太高的创业板中小板股票,创新特质明显,品牌突出、产品质量好且股价不高的二线蓝筹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