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中国股市指数并入MSCI的国际指数体系在多年前就是A股的诉求,近年来随着港股通的开通、沪伦通的即将开通和进一步开放的金融趋势,A股终于被MSCI纳入其中,前两日首批234只A股被纳入MSCI指数体系,纳入比例为之前宣布的2.5%,6月1日将正式开始执行,今年8月该比例预计还会提升至5%。
MSCI,英文全称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摩根斯坦利资本国际),一家编制各种指数的公司,因为这家公司很有名气,所以海外的基金会根据他们编制的指数进行投资。其中有一个指数就叫做MSCI新兴市场指数,A股那234只股票就是被纳入这个指数,所以媒体通称入摩。
为了更好理解这个指数,我更喜欢将这个拗口的MSCI中国指数称作M(描)S(述)C(China)I(Index),描述中国指数,海外基金要投资中国股市的话,会很注重参考这个指数,毕竟这是个“描述中国股市情况的指数”。
这意味着,会有国际资本根据这一指数来买A股了,股市有了增量资金,这当然是好事,而且预计会带来将近千亿规模的资金量。那么到底对股市走势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可以先借鉴一下当初该指数将韩国和台湾市场纳入时的情况。
从上图可见,短期有较正面的影响,长期来看几乎没有影响,市场仍会沿着自身的轨迹发展。从纳入的个股来看,网上也有具体清单,有些股票资质也并不怎么样,如果正好有自己的持股,短期内或许有比较好的波段机会,可以关注一下。中长期来看,还是尘归尘土归土,基本面优秀的低估值高成长股永远是最稳妥的选择。
除此之外,我觉得还有一种比较稳健的投资方式,那就是投资MSCI中国指数的ETF基金。MSCI会对纳入的A股成份股进行定期的调整,剔除不符合要求的然后纳入新的,对投资者来说具体个股不好把握,但作为指数本身则是比较容易观察的。在这个指数基础上的相关ETF基金,会是一个不错的定投选择。毕竟MSCI在选择成分股时,更注重公司的基本面和价值投资理念,由此组成的指数长期看上升趋势明显,这和A股投资者熟知的上证综指有根本的不同,如果想通过长期投资股市获利,能够承受短期风险,也不想投入过多学习成本和个人精力,那么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