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0 14:56:27
【MSCI千亿静候入场——未来哪些板块更有机会?】多家机构表示,随着A股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未来将以价值股作为底仓,同时重点关注部分高成长个股。(天天基金网)
公募国家队逐步“退出” 2000亿基金份额只剩三成
过去两年间伴随着A股市场平稳运行以及大盘蓝筹结构性牛市行情的推演,始于股灾时代的数千亿救市资金得以逐步退出。
继券商救市款于去年起陆续回归各自账户后,投向公募基金的2000亿证金公司出资也开始划离基金账户。最新公布的基金一季报显示,截至2018年3月31日,华夏新经济等五只国家队基金公开披露的份额从成立以来的400.1亿份首次缩减为120.1亿份。这就是说,在刚刚过去的一季度,每只基金均净赎回280亿份,净赎回比例高达69.98%。
尽管1400亿基金份额对应的基金资产去向不明,但在业内看来,这应该是救市资金的“退出”行为使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网站曾于今年1月份发布《救市资金运作情况和有序推出建议》一文称,目前救市任务已经完成,市场恢复正常,救市资金存在干扰市场运行、与民争利、资金脱实向虚等问题,其他市场经验亦表明救市成功后,救市资金宜尽早和审慎退出。
随着2018年4月22日招商丰庆发布2018年第1季度报告,五只国家队基金的一季报悉数公布完毕。成立两年半来,国家队基金首次发生了显著变化。不过,国家队基金资产的“退出”似乎早在市场预料之中。早于公募基金产品,去年起券商依据净资产比例出资的救市资金已陆续回归各自账户。
2015年股灾期间,证券公司曾以收益互换等方式出资2000多亿驰援A股市场。其中,当年7月6日,首批21家券商将资金出资超过1280亿元,用于投资蓝筹股ETF;在这一之后,A股股灾行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随着市场再度暴跌以及进一步丧失流动性,救市手段升级。9月份救市券商队伍扩容至50家,并以截至2015年7月31日净资本的20%出资筹集1000亿元,继续交由证金公司投入权益市场。
公募基金虽是轻资产公司,资本金有限,但在当时也被赋予了救市重任。2015年7月股灾肆虐市场之际,证金公司出资2000亿元人民币认购了易方达瑞惠、嘉实新机遇、招商丰庆、南方消费活力、华夏新经济五只公募基金,这五只公募因此称为国家队基金。五大国家队基金均以发起式方式成立,各家基金公司跟投1000万。
成立伊始,五大基金为了缓解市场流动性危机,均采取了积极减仓的策略。在成立后的第一个季度末,即2015年9月31日,仓位均提升至50%以上。当时,股票仓位最低的嘉实新机遇仓位为59%,最高的易方达瑞惠则加到了91.85%。随着A股市场运行平稳正常、大盘蓝筹的结构性牛市不断推演,五大基金逐渐功成身退,收缩投资于A股市场的战线。截至去年末,上述五大基金从2015年成立以来,仓位降低至季末新低。其中,招商庆丰A已于去年年末将仓位降低至7.47%,易方达瑞惠则降低至9.28%。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报告称,2015年A股市场发生异常波动,以证金公司为主大规模资金直接入市,对稳定信心、化解风险起到了关键作用。2017年9月末,救市资金仍持有超过1.2万亿元市值股票,占A股流通市值2.7%。当前股票市场特别是蓝筹股经历较大幅度上涨,救市资金退出条件初步具备。建议提高对股市正常波动的容忍度,不再赋予救市资金维稳市场职能;明确救市资金退出目标,规范救市资金操作,适时启动退出计划,逐步归并救市资金运作平台并将个股持仓转为指数基金,在市场可承受前提下通过多种渠道有序缩减入市资金规模。(第一财经)
MSCI纳入A股在即千亿资金或快速入场
未来一段时间,A股被纳入MSCI指数后有望带来的增量资金备受市场关注。分析人士认为,在A股纳入MSCI指数后的初始阶段,或将带来1000亿元的海外资金配置A股。
自5月份开始,A股纳入MSCI指数迎来关键窗口。根据MSCI于2017年6月公布的方案,A股被纳入MSCI指数的初始因子为5%,纳入过程分两步走:第一步预定在2018年5月半年度指数评审时实施;第二步在2018年8月季度指数评审时实施。
MSCI此前曾宣布,倘若在预定的纳入日期之前,沪股通和深股通的每日额度被取消或大幅度提高,MSCI不排除将纳入计划修改为一次性实施的方案。监管部门近期曾宣布,自2018年5月1日起,沪深港通每日额度扩大四倍。分析人士认为,A股初始纳入MSCI指数的“两步走”方案可能合并为“一步走”。
A股被纳入MSCI在初始阶段或将带来1000亿元的海外资金配置A股。广发证券表示,跟踪MSCI A股相关指数的基金规模合计约为4.5万亿美元,A股权重在0.1%到2.5%之间,预计短期内A股被纳入MSCI会带来约1000亿元的海外资金。
广发证券分析认为,沪深港通每日额度扩大至原先四倍属于“大幅度提高”,MSCI 很可能将“两步走”合并为“一步走”,在“一步走”情况下,预计1000亿元海外资金会在6月1日前后一段时间内流入。
中金公司表示,在5%的纳入比例下,A股在MSCI全球、新兴市场、亚洲市场指数的权重分别为0.8%、0.1%、1.1%,考虑到全球追踪上述指数的资产规模,估算MSCI纳入A股带来的潜在资金流入规模约为212亿美元,其中包括主动型以及被动型资金。
MSCI正式纳入A股在即,北向资金趋于活跃,特别4月以来,北向资金净买入金额明显增加。统计数据显示,4月18日,借道沪股通和深股通的北向资金净买入72.2亿元,创下2017年10月10日以来的新高。相关统计数据也显示,今年以来,北向资金日均成交额约为189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96亿元的日均成交额大幅上升。(上海证券报)
国际视野下,价值股成长股各有机会
6月1日,A股将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业内消息显示,目前已初步确定纳入指数的A股公司名单将于5月公布。分析人士指出,A股纳入MSCI主要指数将吸引国际长期资金进入A股市场。境外长期资金的进入,有助于A股投资理念和投资者群体的成熟。相关指数成分股确定后,有望迎来增量资金配置。
根据2017年6月明晟公司公布的选择机制,以MSCI现有的国际中国指数为基准,可筛选出有望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222只A股股票。这些股票主要集中在金融和消费板块。按照申万一级行业排序,占比较高的行业有:银行占19.89%,非银金融占16.62%,食品饮料占8.12%,建筑装饰占6.19%,电子占4.64%,医药生物占4.57%,房地产占4.57%。
明晟公司的公告显示,自2017年6月以来,潜在纳入成分股经历了2017年8月、2017年11月、2018年2月共3次指数调整和成分变动。
中金公司表示,相比于MSCI新兴市场指数现有成分股,A股的潜在纳入成分股中的金融、可选消费、部分工业板块的估值更具吸引力,基本面也更加稳健。
摩根士丹利此前发布的报告表示,中国内地股市日益更受价值和基本面的驱动。从长期看,外资参与度将上升,将青睐消费股、能源股、某些材料股和服务于国内市场的科技股。
不仅外资参与度可期,国内公募基金也陆续布局MSCI指数主题产品。例如,4月10日结束募集的一只A股国际通指数基金不到1个月时间募集规模就超过49亿元,成为今年以来首募规模最大的指数基金。
回顾2月中旬以来的市场表现,以上证50指数为代表的价值蓝筹板块整体表现纠结,而以创业板50指数为首的小盘成长板块则相对强势。
多家机构表示,随着A股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价值蓝筹将成为重配品种,有助于保持A股投资生态与理念偏向价值蓝筹的趋势。
另有观点认为,虽然在MSCI指数中,价值股将占据相当的比例,但随着全球市场中价值、成长界限的日益模糊,所谓“外资只买价值股”的认识并不正确。外资也可能的去主动发掘一些新的具有高成长属性的股票。多家机构表示,随着A股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未来将以价值股作为底仓,同时重点关注部分高成长个股。
3月14日,MSCI发布了12个新中国指数,其中包括3只全部A股指数、3只大盘股指数、4只中盘股指数、2只中小盘股指数,以扩大MSCI中国A股指数产品的覆盖范围,而且新的MSCI中国A股指数将不再局限于此前的大市值中国A股,中等市值的上市公司也将得到全面覆盖,并遵循MSCI全球可投资市场指数方法和港股通资格标准限制。
业内人士指出,在A股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之前,海外资金可能提前配置。沪港通、深港通北向资金的动向正是跟踪海外资金配置动向的重要参考。从深股通北上资金新进个股来看,今年以来新进43只个股,以“中小创”为主。据平安证券统计,目前深股通北上资金对创业板的持股量较年初增长21.73%。从这一角度看,价值蓝筹和成长类个股可能都有表现机会。(中国证券报)
来自天天基金网
一键开启向上芝麻花微信公众号置顶功能,每日接收最新鲜、最有价值的证券资讯!(置顶方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