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主流的指数有中证500、上证50以及沪深300这三大指数。那么这三大指数都各自有什么特点呢?此次500哥特地为广大球友整理一下。
一、中证500指数、沪深300指数、上证50指数成分股行业分布
图1 中证500指数成分股行业分布
数据来源:choice金融终端
图2 沪深300指数成分股行业分布
数据来源:choice金融终端
图3 上证50指数成分股行业分布
数据来源:choice金融终端
数据来源:choice金融终端
从三大指数的行业分布情况来看,中证500指数成分股在电子、机械制造、医药生物等行业比其他两大指数占更多比例,这些行业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2017 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 21.6%,首次突破 4000 亿美元,截至 18 年 1 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已连续 18 个月实现环比增长,景气度依旧高涨。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半导体最大的市场,在强大的需求和有力的政策推动下,芯片行业正迎来第三次产业转移,向大陆转移趋势不可阻挡。对于医药行业的成长性,中长期来看,随着医药创新写入国策、药审改革不断提速、鼓励药品药械创新政策频出,国内医药产业将从仿制药为主逐步实现向创新药为主的战略转型,细分领域龙头受益先发优势,有望优先分享产业转型带来的机会与收益。
二、中证500指数、沪深300指数、上证50指数成分股的市值比较
数据来源:choice金融终端
由表二可以发现中证500以小市值的成长股为主、沪深300以中量级的二线蓝筹为主、上证50则以重量级的一线蓝筹为主。那么这三大指数的成分股究竟哪个更具成长性呢?
从因子分析结果来看,小市值因子仍然具有很高的有效性,小市值因子有效的内因有很多,其中一个是小市值企业的成长性,一家40亿市值的企业成长为一家400亿企业,其难度明显比400亿的企业成长为4000亿要小得多。另外,在三因子模型里提出的风险溢价因素,也证明了小市值因子的有效性,也有人认为,真正决定了小市值策略超额收益的,是小市值股票的高波动性。
小市值因子选股轮动是A股过去十年最牛的策略,根据策略的不同,年化可高达80%-100%,α轻松超过60%(中证500年化13%),虽然标准差(波动/回撤)和指数差不多35%左右,但依靠绝对高收益夏普比高的惊人,这背后既有IPO管制的原因(大量排队企业选择借壳),也有市场风险偏好提升的原因(市场恶性循环越来越偏爱小市值)。
三、三大指数收益率走势图
图7 三大指数收益率走势图
数据来源:choice金融终端
从三大指数收益率走势图来看,2010年以来中证500指数有着更高的收益率,业绩代表一切。
作者:富国中证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