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又又一次看到说巴菲特过气了

2023-05-10 14:56:27

在众多的投资人中有一个格外被关注-伯克希尔哈撒韦。这家投资公司就是巴菲特掌管的全球最大的保险投资公司之一。有人这样评价巴菲特的公司的成功:如果你在1956年把1万美元交给沃伦·爱德华·巴菲特,它今天就变成了大约2.7亿美元。1965~2006年的42年间,伯克希尔公司净资产的年均增长率达21.46%,累计增长361156%;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公司的年均增长率为10.4%,累计增长幅为6479%。在半个世纪的投资中,经历了雷曼兄弟破产,新冠肺炎疫情,苏联解体的动荡,日本经济的冲击等等,巴菲特依然保持每年平均20%的增长率,能力非凡可见一斑。按理说如此成功的公司和名人按理说不会出现被骗22亿的情况。

我们一般有这样认知:假设一件事的细节与人们对这件事的预设场景相吻合,那么这样的细节越多看起来就越真实,人们越觉得他可能会发生,巴菲特的股神之路同样如此。

1972年,巴菲特在股市上蚕食《波士顿环球》和《华盛顿邮报》,10年之后,巴菲特投入的1000万美元升值为两个亿。

1980年,他用1.2亿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单价,买进可口可乐7%的股份。到1985年,其股票单价已涨至51.5美元,翻了5倍。

1992年中巴菲特以74美元一股购下435万股通用动力的股票,到年底股价上升到113美元。

在42年的投资生涯,巴菲特无数次的投资案例并持续保持盈利,这些投资的经典案例被持续的关注,人们在每一次的成功投资总结后都发现巴菲特的成功投资逻辑,而这种思想又被后面的投资细节所佐证,最终巴菲特被世人成为“股神“。

在”股神“的光环下,一套简单的”与巴菲特的牛排午餐“被各路大神一路疯炒,从最初的1.8万美金到现在的500万美金。大众基本得出这样的判断:巴菲特是个股神,他做出的投资判断不会出差,即便是与他共进晚餐也会收获很多。

所以这次伯克希尔被骗22亿,大众直接联想到的是巴菲特这个号称股神的人,也应了那句中国古话: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于是得出这样的结论:巴菲特过气了。

这种结论也出现在去年,2020年巴菲特股东大会上。他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A股发行2020年第一季度报,期内归属于股东的净亏损为497.46亿美元,当时也有不少人判断巴菲特过气了。

不过我想说的新能源投资可能压根跟老爷子没关系。以巴菲特的投资逻辑,他如果要投资新能源领域更可能会关注头部企业,如特斯拉等,很明显这次投资是公司行为而非巴菲特的个人投资判断。其次2020年,全球出现百年难遇的新冠疫情,美股发生四次熔断的情况下,投资盈利的可能性非常低,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人都很难获利,更何况巴菲特。

根据预言者的偏差:当一个人处于积极乐观的情况下,容易对未来做出高估的预期,在巴菲特身上同样如此。在长期的投资中,公众看到一次一次的成功投资的巴菲特,就容易对他本人乃至他接下来的投资做出高估的预期,他们认为巴菲特的接下来的投资成功是正常的,失败是不可能的。如果投资失败的话,这种失败的情绪与之前的太过成功的形象,使得公众对巴菲特的的能力容易做出低估的预期并得出“他过气了”结论。

而实际上巴菲特过不过气真和我们没啥事,成功与否,财富多少或许真不是他关注的焦点。就像他的名言:我有一块黑色的画布,我还有许许多多的颜料,我得到我所想要的。现在我拥有较大数目的财富,但是,在多年以前,当金钱的数目较少时,我也拥有同样多的乐趣。因为我深知,我想做的事情必定会达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黑山量化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