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来个人变化最大的地方是什么?”
“越来越扛得住被黑了。”
对联想集团的一些高管来说,最近可能比较煎熬。这段时间,:被剔出恒生指数成分股,
不过,这几天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的心情并不算糟,至少面对记者是春风满面,尽管他说忙得都没时间去理发了。
为什么?因为联想集团2017/2018财年拿出了一份一份漂亮成绩单。
伴随着全球电脑业务的低迷,联想集团的主营业务也遭遇滑坡,之前的财季PC出货量更输给惠普丢掉全球第一,憋着一股气。经历了2年的阴霾和低谷后,第四财季,联想的业绩大爆发,无论是营收增长幅度、税前经营利润还是PC的表现等多个维度触底反弹。联想内部对外用“跨过拐点”这个词来定义第四财季的表现。
24日公布财报后,联想集团股价应声上扬,最高涨幅到达4.18%,截至当日收盘,股价微涨2.09%。25日,联想集团的股价涨幅再度加码,截至收盘,大涨近7%。两个交易日涨幅近10%。
但是,“涨那么一点点,我觉得不够。”杨元庆坦白地讲:“联想被低估了。”
目前,联想集团的体量超450亿美金,市值却在500亿港币附近徘徊,而即将赴港上市的小米的估值却已经被哄抬至1000亿美金。
半个多小时的对话,我们主要谈了这些内容:为何又大举调整架构?这一财季的业绩爆发是偶然吗?联想的股价被低估了吗?未来考虑回A股吗?联想为何不砍掉手机业务这块“软肋”?……
-壹-
2016年底,杨元庆提出“三波战略”的转型,第一波是碗里的“PC业务”,这是联想的核心业务;第二波是锅里的“移动业务+数据中心业务”,也是联想正着力打造的部分;第三波是田里的“智能设备+云”和“基础设施+云”业务,代表联想的未来。
之后杨元庆宣布,未来三年要为之投入12亿美金。
不久前,联想集团正式成立全新的智能设备业务集团(简称IDG),合并了原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业务集团、移动业务,与原数据中心业务集团(DCG)协同发力。
目的很清晰,联想不满足于单纯只卖硬件,而是想变为智能生态服务商,提供围绕硬件生命周期的增值服务。
巨大的体量,未知的转型,让市场充满疑虑。至少,重金的投入意味着短期利润的缩减,财报会“不好看”。
为什么这么做?杨元庆说,联想已经意识到,这个产业经历了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阶段,接下来将买入智能物联网的新阶段。联想必须为这种大的趋势、大的方向做好准备。
“过去我们卖设备,卖给哪家用户我们都不知道,直到用户来维修的时候,我们才提供第二次服务。”杨元庆说:“未来我们希望卖出去的每一台设备,我们都知道谁是我们的用户。用户在使用我们设备的同时,也可以获得更多增值服务。”
“虽然现在还没有看到一个能够和PC、手机等量齐观的大市场,但是这也许恰恰就是下一个时代的特点,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我们必须提前为新时代的到来做好准备。”对于DCG(原数据中心业务集团)部分,联想希望把它打造成未来盈利的引擎。
杨元庆认为,“联想还是有眼光的”,过去联想在PC是领先的位置,未来的智能物联网时代,联想必须也要成为一个先锋、领导者。
目前,联想所做的准备包括了,1、关注更多新的智能设备;2、智能设备越来越多元,如何将它们连接起来,长期使用联想的服务?3、作为智能制造企业,如何大规模对外输出智能制造的经验,这块已经在做了……
-贰-
争议之下,外界格外关注联想集团这两年的业绩表现,这关乎联想的新战略是否有效,“自我造血”是否健康。
正因如此,联想这一财季的增长尤为让人振奋,也让杨元庆松一口气。
根据联想发布的2017/2018第四季度和全年财报报,第四财季,联想实现营业额超过106亿美元,年比年增长11.1%,这是其10个季度以来首次实现双位数的增长,税前经营利润达7600万美元,同比大幅增长143%,实现扭亏为盈;在2017/2018整个财年,联想的营业额超过454亿美元,同比增长5.4%,时隔2年之后重新回到增长通道。
并且,联想的三大主营业务改善了盈利能力,尤其是个人电脑和平板电脑业务,在全球PC市场已连续14个季度下降的大背景下,第四财季营业额同比强劲增长16%,达到4年以来最高增速,并在全球企业级市场无论是营业额还是销量都夺回了第一。
数据中心业务方面,联想第四财季的营业额增速也达到8%,所有大区、所有产品类别全部实现增长。
杨元庆笑道:“看到DCG的增长,看到行业智能解决方案的孵化初见成效,小荷才露尖尖角,非常高兴。”
那么,联想这一财季的业绩增长和爆发是偶然吗?可以持续吗?
杨元庆丝毫没有犹豫:“当然可以持续,无论说联想是螺旋式上升也好,U型也好,我们已经经过了底部,进入了上升的曲线。”
他拿出了一组数据:“上个季度我们的集团增长是单位数,现在已经是双位数的增长,15%、16%,一般来说,增长要牺牲利润,但我们是双增长,营业额增长了16%,利润回到了5个百分点,处于历史上比较好的阶段。我们当然相信,在新的财年,希望一直保持上个季度的增长速度。”
新的DCG业务,何时能对财报产生明显的贡献?杨元庆希望大家给多一点时间:“这是一个过程,不可急于一时。联想作为450亿体量的公司,至少要能够几十亿美金的业务才能等量齐观。想要现在达到这个目标,无异于揠苗助长。恰恰要有耐心。今年的目标是翻三倍,这已是快速的增长了。”
-叁-
全球手机市场的洗牌从未停止。
手机业务也是杨元庆被记者“拷问”最多的话题。在昨天的财报发布会现场,有记者毫不留情地发问:“联想为什么不砍掉手机业务?”
联想集团财报显示,尽管这一财季联想的手机业务减少了亏损,但总体并没有达到预期。
当然,美洲是个例外。过去这一财年,联想手机在美洲地区表现突出,2017/2018财年,联想手机在拉丁美洲的销量增长超过40%,市场份额近20%,排名第二;北美的销量增长约60%。
相比之下,中国市场的增长有点惨。
杨元庆也经常自嘲,“移动业务做得不是太好”,“摔了不少跤,交了不少学费”,“中国区手机业务已经跌到底了,没什么可跌的了”。
在海外不少市场,联想主动收缩了阵地。杨元庆透露,退出了70、80个国家,不过大多数是比较小的国家。退出与否的唯一指标是“赚钱”。
中国市场未来怎么办?他反复地、再三地强调,联想不会放弃。
“我觉得还远远没有到要放弃的时候,手机在联想整个智能物联网战略里边,意义重大。计算(电脑)和通讯(手机),一个都不能少。”他说,况且,手机业务联想切入很早,也有基础。
目前,在联想的整体战略中,中国市场是全球市场中唯一保持投资的市场,并允许它以亏损的方式增长。
杨元庆认为:“虽然现在IoT(物联网)是趋势,但你现在要找到一个与智能手机规模相匹配的市场是不容易的,手机市场就算提高1%的市场份额就是不小的规模。所以我们还会重建中国市场,近期也有一系列的新品发布。”
不得不说杨元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投资人对联想提出的要求是先扭亏,再谈大举发展。
下一步具体怎么做?他透露,短时间内不过于追求市场份额或者营业额的增长,而是先把费用降下来。上季度开始联想正进行重组,预计年中可以让费用降低30%,“可以让我们轻装上阵,尽快回到健康的轨道上来。”
杨元庆5G技术带来预期的变革也抱有期望:“智能手机行业将迎来一轮新洗牌。5G时代的到来和其它技术变革给智能手机提供了新的机会。联想在手机方面,要先把基础打扎实,抓住技术和产业变化的机遇。”
的确,市场瞬息万变,谁又敢说,联想不可能趁着5G的东风,满血复活?
-肆-
最近,随着一大波中国企业回A的热潮掀起,自认股价被低估的联想是不是也在打算回归A股?
杨元庆给了肯定的答案。
联想集团CFO黄伟明也明确告知:“我们肯定会考虑有机会回A股,联想在中国是一个著名的企业,我们在大陆需要有一个平台,让中国的投资人可以参与我们业务的发展。”
股价这个话题,真的让联想有些抬不起头。此前,联想集团再度被剔出恒生指数,也让投资者心生担忧。
这一财季,联想集团的业绩成功触底反弹,股价何时反弹?
杨元庆现在蛮会自黑,也“越来越抗得住被黑”,所以对这个话题也显得云淡风轻:“那不是我关心的事儿。我们还是踏踏实实把业务做好,把业绩做好。最重要的是有清晰的方向,战略到位,坚定地执行。到时候自然就欢迎你了。”
“用清晰的战略,和硬朗的业绩说话。”25日下午,杨元庆在朋友圈踌躇满志地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