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华观点
正加快步入新的消费时代,居民可支配收入逐渐攀升,数字化的发展带来多元消费力的提升,消费者信心强劲。总体来看,在这片全新的消费热土中,购物社交化的新消费主义特点正在形成。社交媒体黏性的增强,让购物甚至成了社交的副产品,而社群中的兴趣圈更是成为了消费的新推手。
今日热点
5月30日,A股大跌,其中沪指收盘大跌2.53%,创出今年以来新低,蓝筹股、成长股多数收跌。国内的消息面相对平稳,导致A股市场承压的主要因素来自于外围扰动。在意大利政局不确定性增加、贸易摩擦再起、美元回流引发新兴市场动荡等多方面因素的扰动下,亚太股市表现均疲弱。
海外因素对A股市场一直具有较为明显的扰动效应
从投资者结构来看,A股投资者结构仍然是以散户为主,他们的投资情绪也更容易受到短期因素影响;从投资偏好来看,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将不确定因素更多地理解为短期扰动,交易行为更为激进,而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交易行为倾向于防御,易带来对外围因素的“过度解读”。此外,在A股开放的大背景下,各资本市场相互影响效应也出现增强趋势。
长远来看,外围因素不能成为左右A股市场的决定力量
其一,虽然不少A股公司近年来在稳步推进国际化布局,但是海外业务占比超过40%的上市公司家数依然不足总量的10%,主要集中在电子、化工、纺织服装等行业。因此,国内市场仍然是A股上市公司盈利的基石。
其二,国内经济依然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今年企业利润、财政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而从未来趋势看,经历前期“去产能”带来的利润率提升之后,不少企业的盈利增长有望向更依赖于企业资本运作效率的提升转变,进而增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和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第三,,A股朝着投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投资者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道路前行,,决定股价的根本因素,最终必然要落脚于公司业绩和成长性上。外围的干扰因素所带来的情绪化宣泄,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上市公司的估值曲线。
统计数据显示,经过大幅调整后,截至5月30日收盘,A股整体估值滚动市盈率PE(TTM)已经回落至17.08倍,其中上证50、中小板、创业板指估值分别约10倍、33倍以及54倍,基本落在历史估值中位数水平甚至历史中位数略偏低的估值水平。也正因此,昨日才会出现不少产业资本和大股东出手增持自家公司股份。
综上所述,影响A股市场的核心力量,绝非外围不确定性,而是上市公司业绩的成长性以及公司治理的规范性。相关A股公司要想筑起投资价值的藩篱,依然应该以这两点为“牛鼻子”,提升公司的吸引力。
1、场外期权新规正式发布:重在券商一二级交易商分层
近日,证券业协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公司场外期权业务自律管理的通知》(简称“通知”),强化场外期权业务自律管理,证券公司将分为一级交易商和二级交易商,并明确未能成为交易商的证券公司不得与客户开展场外期权业务,并于5月28日起正式执行。
2、外管局:2018年要维护外汇市场稳定,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
外管局网站5月31日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年报2017》显示,2018年深化外汇管理改革推动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稳妥有序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稳步推进跨境证券投资外汇管理改革;要维护外汇市场稳定,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今年国际收支将延续基本平衡格局;今年将积极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
3、:6月30日前将宣布外商投资负面清单
据报道,5月31日,,发改委、。除了已经宣布的金融、汽车等领域开放举措之外,还将在能源、资源、基础设施、商贸流通、专业服务等领域取消或者放宽外资限制。同时新的负面清单还将通过给予相关行业一定时间过渡期的方式,列明未来几年的开放举措。:中方谈判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
4、世界银行:维持2018年GDP增速预期在6.5%不变,2019年将至6.3%
世界银行:维持2018年GDP增速预期在6.5%不变,2019年增速预期为6.3%;面临的外部风险已经变得更加突出;预计增速将逐步,政策收紧和贸易增速构成拖累。
1、“入摩”前夜的狂欢:沪指创一个月最大涨幅
上证综指收涨1.78%报3095.47点,创一个月以来最大涨幅;深成指涨1.88%报10295.73点,创业板指涨1.01%报1743.74点。两市成交4085.28亿元,较上日同期有所下滑。5月,上证综指最后两周吐回前期涨势,小涨0.43%,结束月线三连阴;深成指跌0.28%,创业板指跌3.43%。
2、上交所举行A股纳入MSCI启动会
A股将于6月1日正式纳入MSCI指数,最终纳入的成分股由234只调整为226只,东方园林、海南橡胶、中铁、太钢不锈、中兴通讯等五只股票因停牌原因将暂时不被纳入到MSCI指数,也将从MSCI A股全球通指数和MSCIA股大盘指数剔除。
MSCI主席表示最终纳入A股的名单或有226只,不排除未来会纳入创业板及CDR渠道上市新经济A股;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很可能会超过市场普遍预期。
3、香港恒生指数收盘涨1.37%,报30468.56点
恒生国企指数涨1.78%。能源、消费股领涨大市。三桶油追随国际油价大涨,石油股份升6.1%领涨蓝筹。消费股延续强势,蒙牛乳业、旺旺等版块内权重股纷纷上涨。大市成交达2037.5亿港元,创逾2个月新高,前一交易日为1097.7亿港元。
1、深圳最疯狂购房:90后小伙1700万“抢”到一套最便宜的
前阵子,深圳史上最疯狂购房刷屏了。5月30日该豪宅开盘。总共167套房,666个号,中签几率25%,现场有不少是众筹摇号。500万认筹,5000万的房款!第一位购房签约的是90后的小伙子,选的205平的户型,低单价集中在205平小户型,也是这次最吸引人的倒挂点;据说还没工作,父母出房款!
1、国债期货全线收跌,10年期债创3周最大跌幅
周四(5月31日), 国债期货全线收跌,10年期债主力合约T1809跌0.43%,创5月8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5年期债主力合约TF1809跌0.15%。银行间现券收益率普遍走高,10年期国债活跃券180011收益率上行2.25bp报3.62%。交易员称,5月制造业PMI超预期,海外避险情绪消退,国内债市回调。
2、新华资管李全:保险资管先做强再做大 第三方业务将爆发
资管新规靴子落地,。新华资产总裁李全认为,对保险资管而言,应先做强再做大。随着保险资管范围不断拓宽,第三方委托业务规模前景可观。资管新规落地,市场谈非标“色变”。李全则认为,因为口径不一,保险理解的非标与市场上大家理解的非标其实有很大区别。保险一般为长线资金,适合投向时间周期较长的非标准化债券资产。
1、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收涨238点报6.4010,创近三周最大涨幅
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周四,在岸人民币兑美元16:30收盘报6.4010,较上一交易日涨238点,创近三周最大涨幅。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升63个基点,报6.4144,结束5日连贬。交易员称,境内市场对未来美指走势分歧仍较大,人民币后期亦难以出现一致性预期,双向波动的可能性较大,后期要关注欧元区局势进展以及贸易摩擦局势等影响。
2、外管局:5月末QDII获批额度为1015.03亿美元,较上月增加31.7亿美元
外管局网站5月31日公布数据显示,5月末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获批额度为1015.03亿美元,较上月增加31.7亿美元(上月末为983.33亿美元),连续第二个月增加。
3、拒绝欧洲提出的针对钢铝的永久豁免要求
,,已拒绝欧洲提出的针对钢铝的永久豁免要求,6月1日起将对欧洲钢铝产品征收进口,而欧盟应该效仿与谈判。
4、取代四年榜首花旗!摩根大通成为全球外汇市场最大交易商
根据欧洲货币机构投资公司(Euromoney Institutional Investor Plc)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受电子交易业务发展推动,小摩以最大的市场份额荣登全球外汇交易商榜首,此前连续四年称霸第一的花旗此次跌至第五位。小摩超过93%的名义现货外汇交易是通过电子交易完成的。
免责声明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中天嘉华集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