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0 14:56:27
在MSCI指数体系中,有多项涉及指数中国的成分股。据介绍,MSCI中国A股指数是一只独立于MSCI全球指数体系之外的A股大中盘指数,比较类似于中证800指数;MSCI中国A股纳入指数(MSCI China A Inclusion Index)属于A股纳入MSCI新兴指数的“实时跟踪版”,挑选标的会来自于MSCI中国A股指数,目前全部成份股都是沪、深股通标的,以大盘股为主。
根据本次半年度调整公告,合计234只A股被纳入MSCI China A Inclusion Index,自由流通调整因子比例为2.5%,8月份季度调整后自由流通调整因子比例将提升至5%,与此前公布的纳入计划进度相同。本次半年度调整将会在2018年5月31日生效。
值得注意的是,MSCI加强了对成分股的“任性停牌”管控,一旦拟获纳入MSCI中国指数的成份股在生效前停牌的话,则会被取消纳入资格。而根据MSCI指引和征询意见,如果股票在正式纳入时停牌,则MSCI将会延期纳入有效期;如果延期2天复牌交易,就会取消延期;另外,停牌时间超过50天将会从指数中剔除,且至少未来12个月内都不会再纳入。
另外,MSCI对成分股互联互通的交易资格格外看重。在3月发布的指引中专门说明,一旦不再被纳入互联互通标的,将面临被剔除MSCI指数的风险。上述因素已得到落实。相比去年6月最初拟纳入名单,本次MSCI中国A股纳入指数中,海航控股、南京新百、万华化学和中天金融均被剔除,这些个股停牌时间超过50天;另外,歌华有线、*ST船舶、广汇能源和永泰能源也被剔除,而这些个股也已被剔除出沪股通标的,限制交易,只可单向卖出。换句话说,如果踩了上述红线,本次官方敲定的名单也将会变更。
“入摩”市值门槛降低
对于每次名单调整,MSCI并未披露成分股调整的方法和权重因素,但跨年对比两份名单可以发现MSCI多元化配股思路,大市值并非唯一标准。
去年6月宣布A股正式“入摩”时,MSCI官方提供的纳入成分股名单显示合计222家成分股。经过多轮定期调整,e公司记者发现纳入MSCI关键指数的成分股流通市值门槛已显著降低。
以各自披露日期为限,去年6月披露的成分股指引名单中,中远海能的流通市值约175亿元,为当时最低门槛;本次披露成分股名单中,流通市值最低的是金钼股份,仅56亿元,两年度成分股的流通市值中位数也显著下降。不过,本次公布的指引名单中,并没有纳入创业板标的。
另外,业绩变脸或也构成MSCI成分股调整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比来看,剔除个股中,近六成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下滑,其中*ST保千去年年度和今年一季度净利润连续亏损;国海证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也连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