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前夜?上次这个信号出现,创业板指数涨了6倍!

2023-05-10 14:56:27



今日微信公号推荐:

中金在线ID:(微信号:cnfol-com



来源:ETF观察(微信号:topetf)


导读:创业板和沪深300的历史估值历史上大致在3-8倍之间波动,目前这一比值为3.1倍。而上一次达到这一水平之后,创业板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大牛市,创业板指数最高涨幅近6倍。


2016年年初以来,以上证50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走出一波轰轰烈烈的上涨行情,与之对应的是以创业板、中证1000指数为代表的小盘股跌跌不休。然而今年春节之后画风突变,上证50出现连续调整,创业板反而走出一波凌厉的反弹。从春节至今,截至4月17日,上证50指数下跌8.22%,沪深300指数下跌5.5%,创业板却上涨了8.32%。


受此影响,一大波资金涌入创业板相关基金。Wind数据显示,4月13日,富国创业板指数分级份额达到69.9亿份,易方达创业板ETF份额升至62.7亿份,华安创业板50ETF份额达到51.76亿份……其中易方达创业板ETF较年初时的30.7亿份增长了超过1倍,华安创业板50ETF更是爆增了17倍(数据来源:同花顺)。


易方达创业板ETF份额趋势图



不仅是国内机构关注到了创业板,据平安证券统计,从2018 年以来深股通的配置观察来看,北上资金对创业板持股量较年初增长了21.73%,对比之下深证主板持股量较年初增长7.99%,由此可见创业板受到国内外资金的追捧。


但是,经过过去两年“价值投资”的洗脑,目前投资者对中小创的前景有一点怀疑,现在真的到了布局创业板的时候了吗?我们来慢慢分析。


一、什么是创业板指数?


首先,创业板目前有700多支股票,创业板指数是从这700多只股票中选取考察期内自由流通市值最大、且流动性最好的的100只股票编制的指数,代码是399006(包含这全部700多只股票的指数叫创业板综指,代码是399102。)

与其它指数不一样的是,创业板指数成分股以新兴产业为主,其中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医药生物、文化传媒、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占比达到77%(截止4月13日),与美国纳斯达克指数成分比较接近。


数据来源:wind 截止日期:4月13日


二、现在是投资创业板的时候吗?

首先,我们来看估值水平:


数据来源:wind 时间区间:2011.4.15至2018.4.13

经历了上一轮“神创板”牛市的疯狂之后,创业板也迎来了近两年的连续回调。现在创业板的估值水平(41倍)已经非常接近上一轮熊市底部时的水平。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创业板和沪深300的历史估值比历史上大致在3-8倍之间波动,而目前这一比值为3.1倍(4月13日,数据来源wind),2月2日甚至创下了历史最低的2.53倍。而上一次达到这一水平之后,创业板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大牛市,创业板指数从最低的585.44点涨到最高涨了4037.96点,最高涨幅接近6倍。



其次,比估值低更重要的是,创业板一季报预告业绩同比增速明显回升。据广发证券统计创业板整体一季报预告业绩增速27.3%,相对于17年报的-7.8%明显回升,并显著超出市场预期。


而比业绩增速回升更重要的是:在创业板权重公司中,内生增长已经成为业绩的主要驱动力。据广发证券统计,创业板一季报内生增速(从未发生过外延式并购的创业板公司为样本)32.6%,相对17年报的21.7%明显回升;除此之外,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剔除温氏、乐视)个股一季报净利润占创业板的比例超过1%的权重股共有13只,其中,11只权重股的净利润是由主业(内生)贡献的——也就是说创业板已经逐渐告别“讲故事”的时代,未来业绩增长将成未来拉动股价回升的主要动力。


三、估值低、业绩也好,但是未来前景好吗?


过去两年经济已经开始慢慢走出08年的阴影,但是目前仍然在缓慢的转型过程中。未来经济想开始新一轮高速增长,只依靠传统的钢铁、造船、甚至房地产是肯定不行了,一定得有新的产业拉动经济增长。

而创业板指数是新经济的代表,与美国纳斯达克指数一样,是经济转型最大的受益者。虽然二者相对其所在市场的传统产业指数具有一定的估值溢价,但产业发展的方向性趋势及成份公司的高成长性使得指数长期走势要远优于以传统产业为主的指数。


1993年,克林顿当作美国总统后,提出雄心勃勃的“信息高速公路”战略。这个计划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同时也造就了美国信息经济日后的辉煌。在股市上与之对应的是,代表新经济的纳斯达克指数迎来了轰轰烈烈的大牛市,哪怕中间经历了科技泡沫破灭的冲击,依然大幅跑赢代表传统经济的道琼斯工业指数和标普500指数(下图)。



注:纳斯达克指数(白色)对经道琼斯工业指数(紫色)标普500指数(黄色)趋势图 1991.1.2-2018.4.12


四、那么创业板牛市是不是要来了?

可惜的是,创业板离大牛市还有一点距离。目前还有几个不利因素困扰创业板的走势:


1、创业板业绩大增源于少数行业

据广发证券统计,创业板此次大部分业绩增速贡献来自于少数医药、通信和传媒领域,其中,医药生物和传媒行业一季报业绩增速更是高达89.8%和110.6%,带动了创业板业绩的高增长。其它大部分创业板业板块绩增速仍面临较大压力。


2、创业板业绩大增源于少数龙头个股

国信证券将创业板公司按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给创业板分组,发现2016创业板TOP30公司与非TOP30公司业绩增速分别为30.1%、31.4%;2017年TOP30公司与非TOP30公司业绩增速分别为25.0%、-8.0%;2018年一季度业绩预报显示分化更加剧烈,TOP30公司与非TOP30公司业绩增速分别为123.5%、5.2%。这说明部分龙头公司贡献了大部分业绩增速,大多数创业板个股是否能迎来业绩爆发还需要观察。


3、创业板依然面临很大的商誉减值风险


2015年是创业板公司外延式并购的高峰期,2016年是次高峰期,并购的业绩承诺期一般是3年左右,2018年和2019年创业板都将面临很大的商誉减值风险。而广发证券研究后得出结论:从数据上来看,创业板18年的商誉减值风险也很大:截止17Q3,创业板商誉规模已经达到2422亿元,占创业板净资产比高达22.3%(A股非金融仅为6.5%)。创业板上市公司具备通过资产减值(主要包括商誉减值)等方式进行“财务洗澡”的动机。


所以,我们做一下最后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到了今天,原来的增长模式已经多少走到了尽头,而且开始积累起越来越大的风险。经济要更上一层楼,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经济是必然选择,未来国家对于高新技术行业和战略性新型产业的投入和扶植力度将会越来越给力。


而我们想通过股市享受新经济的红利,被称为“版纳斯达克”的创业板指数无疑是最好的标的之一。而且,现在创业板指数经过一轮风险释放后,其相对主板市场的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已经是一个不错的入场时机。但是,“不错的入场时机”不等于大牛市马上就到,以在投资策略上,如果没有很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一次买满仓买入依然要慎重,毕竟黎明前的黑暗可能是最难熬的;最好的策略还是继续坚持定投,但是金额可以适度加大;如果手上闲钱比较多,觉得定投太慢,可以分批慢慢买,做时间的朋友,等到牛市收获。


(本文首发于腾讯理财通)


————友情推荐————

不海量!不枯燥!百万财经号【中金在线】

扫描关注下方二维码查看更多热文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黑山量化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