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成功!MSCI可能买入A股一览(附股)

2023-05-18 23:00:13

明晟公司宣布将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预计纳入中国A股的222支大盘股。

基于5%的纳入因子,这些A股约占MSCI新兴市场指数0.73%的权重。MSCI计划分两步实施这个初始纳入计划,以缓冲沪股通和深股通当前尚存的每日额度限制。第一步预定在2018年5月半年度指数评审时实施,第二步在2018年8月季度指数评审时实施。倘若在此预定的纳入日期之前沪股通和深股通的每日额度被取消或者大幅度提高,MSCI不排除将此纳入计划修改为一次性实施的方案。


MSCI董事总经理和全球研究主管Remy Briand称,国际投资者广泛认可了中国A股市场准入状况在过去几年里的显著改善。如今MSCI迈出纳入中国A股第一步的时机已然成熟;中国内地与香港互联互通机制的发展完善为中国A股市场的对外开放带来了革命性的积极变化。


  回顾:三闯MSCI 屡败屡战


  A股与MSCI之间的情缘,可以追溯到2013年。鉴于世界资金对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红利的需求攀升,MSCI将目光投向A股,开始考虑将其纳入新兴市场指数,当年6月12日,宣布就A股纳入指数启动投资者咨询。


  三次闯关MSCI,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本着推进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及长足发展的初衷,,比如QFII制度改革,。


  2016年,A股市场继续改革,解决了实际权益拥有权问题。,推出旨在解决额度分配和资本流动限制量大问题的QFII制度改革。6月14日,MSCI宣布将延迟中国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但继续保留在2017年的审核名单上。此次,MSCI给出的问题也有三个,包括QFII资本赎回限制,比如QFII每月资本赎回额度不能超过上一年度净资产值的20%将造成潜在流动性障碍;新停牌政策能否有效执行;金融产品预先审批制度等。


  观察历史上这3次公布A股是否纳入MSCI时间点(2014年6月11日、2015年6月10日、2016年6月15日)前后的市场变化,我们发现上证指数在公布日前的15个交易日期间往往上涨相对明显,在公布当日A股却较为淡定,而在公布后市场出现回调。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预测:百亿美元或驰援A股


  市场主流观点认为,若被纳入后并不会立即吸引大量资金流入,但有利于A股市场的长期发展。


  瑞银报告指出,MSCI决定纳入A股将有利于其长期发展,因为这将促进中国境内市场与全球资本市场进一步融合。一旦纳入,估计将有80-100亿美元追踪新兴市指数的资金被动流入A股。但短期内会对A股指数有明显的影响,因为A股今年的日成交额达到700亿美元,总市值约为8万亿美元。


  中银证券预计,A股入摩带来的短期增量资金近800亿人民币级别,预计短期潜在资金流入量为115亿美元,其中被动投资约5.28亿美元。一旦A股被纳入MSCI指数,其主要覆盖的市场指数有三:全球市场指数(ACWI)、新兴市场指数和亚洲市场指数。据MSCI估计,全球目前大约有10.5万亿美元的资金在跟踪MSCI指数,其中约有2.8万亿美元跟踪全球市场指数,1.5万亿美元跟踪新兴市场指数,0.2万亿美元跟踪亚洲市场指数,A股在这三大指数中的初始权重分别为0.1%、0.5%和0.6%,将这些资金与纳入后A股在各指数中的初始权重相乘,即可粗略估算出跟踪这三类指数所带来的短期潜在资金流入量为:28亿美元、75亿美元和12亿美元,三者总计115亿美元。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目前跟踪MSCI指数的主动基金要多于被动基金。如果只考虑跟踪MSCI的指数基金,则潜在资金流入量更少,据MSCI统计,2017年一季度跟踪MSCI的ETF基金规模为5557亿美元,其中约19%跟踪新兴市场指数,由此估算短期潜在资金流入约为5.28亿美元。


  据高盛称,MSCI此次向中国A股敞开大门,未来五年将给该股指带来2100亿美元的资金流。


  MSCI会买什么股?


  那么,MSCI究竟会买什么股?


  东吴证券认为,业界通常把QFII重仓股作为外资投资取向的指标。但是目前绝大部分QFII属于另类配置,和商品、房地产、私募股权基金和对冲基金一类,是没有风险预算的绝对回报投资。A股若被纳入国际指数,将成为传统的股票配置,对风险调整后的回报要求很高,对投资组合分散化也有一定要求。总而言之,将来外资进入A股的“质”和“量”都会有很大变化。所以他们认为有望受益于加入MSCI的标的有:


  1)大市值及行业龙头;

  2)高股息率股票;

  3)稀缺的、分红稳定、现金流好、估值与业绩匹配的蓝筹和消费股最受益,关注金融、医药生物、汽车、食品饮料。


  附:169支潜在候选股的具体名单

来源:东方财富网

 纳入影响:短期之内对A股的推动作用有限


  闯关成功对A股市场会有何影响?


  此前,中金公司预测,如果A股在2018年中正式被纳入,那么基于全球跟踪MSCI指数体系资产规模与潜在纳入标的的权重静态估算A股市场短期资金流入规模约为97亿美元,而长期资金流入可能会显著高于短期的预估。


  洪灏指出,鉴于众多境外机构早已提前布局,现行沪港通、深港通、QFII和RQFII在A股的配置目前有约2000亿美元,A股纳入MSCI对股市的短期影响有限。


  “长期一定是利好,未来随着A股在MSCI权重的提升,除了资金流入,机构化的投资风格将给A股带来改变,或将加速A股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改革进度。”他对澎湃新闻记者这样说道。


  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投资策略总监王昕杰则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A股入摩之后,从直接资金流入来看,短期之内对A股的推动作用有限,按照进程具体的实施将在2018年6月才会正式启动。另外在新框架下,MSCI对A股采用了更加平稳的纳入方式,其中初期A股占MSCI中国的比重仅为1.7%,较去年的旧框架降低了2%。在A股全部纳入后,所占MSCI中国的比重也大约只有四分之一,仍要低于H股所占比重。


  他说:“除了MSCI中国外,目前跟A股关联最大且资产规模最大的三个MSCI指数分别是MSCI全球指数、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MSCI亚洲除日本指数。A股初期纳入三大指数的占别分别为0.1%、0.5%和0.6%,相对应三个指数的规模如果全部跟踪,按静态法估计流入A股的规模分别为28亿、75亿、12亿美元,共计11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785亿元。相对于A股近今年以来4408亿的日均成交额以及目前40万亿的流通市值,纳入MSCI后一到两年内所带来的资金净流入并不能带来根本上的推动作用。”


  王昕杰认为,本次A股纳入MSCI的长期意义深远,而不在于短期的资金净流入,而是让中国的资本市场重新进入全球投资者的视角,本次入摩或许是一个全新的开始。首先,从海外经验来看,本地资本市场纳入MSCI指数的过程通常至少持续五年以上,但在本质上可以改变市场结构和风格偏好,未来数年机构投资者比重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市场波动;其次,随着境外资金的流入,资本项下的资金净流出压力减小,可以起到稳定本币汇率以及市场对汇率的预期作用。 最后,长期资金的流入意味着中国资产在全球范围内的需求提升,有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提升中国的定价权和本币的国际影响力。


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别忘了动动手指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想学炒股就加入《e9学堂


一站式解决炒股5大痛点


选时、选股、买卖、风控、心态


关注e9学堂方法:请点击搜索-输入e9学堂”-关注或长按下方二维码。



                                             

 

还没有帐户吗?还是一个人研究股票吗?请长按下方二维码开户,即加入微信群一起交流!

 

 

 

 

 

 

 

 

 

 

                                

 

让我们一起学习吧!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黑山量化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