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进入五月,MSCI中国概念进入倒计时了,船长也打算和大家讲一讲MSCI中国概念。
事件是这样的:
2017 年 6 月,A 股四次闯关 MSCI 终获“准入证”,计划在今年 6 月和 9 月分两步纳入 MSCI 新兴市场指数和 MSCI 全球指数,正式纳入时间日益临近。去年 6 月公布的纳入方案为分两步:第一步,在 5 月半年度指数评审后 A 股正式纳入,纳入比例为 2.5%;第二步,在 8 月季度指数评审后,纳入比例上调至5%,完成 A 股首次纳入。5 月半年度指数评审时间为 5 月 14 日,生效期为 6 月 1 日;8 月季度指数评审时间为 8 月13 日,生效日期为 9 月 3 日。
沪深股通扩大额度,A 股入摩进度或超预期,有可能在 6 月一次性实施按照 5%比例纳入。
近期香港股市的改革进入落地阶段,这或许也给A股入摩注入新的活力。
MSCI 原定的两步纳入方案是基于此前沪深股通每日 130亿额度限制,同时 MSCI 曾表示,“倘若在此预定的纳入日期之前沪股通和深股通的每日额度被取消或者大幅度提高,MSCI 不排除将此纳入计划修改为一次性实施的方案”。近日,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联合公告,自 2018年 5 月 1 日起,沪深股通每日额度均由人民币 130 亿元上调至人民币 520亿元,港股通每日额度由人民币 105 亿元上调至人民币 420 亿元,均扩大为原来的 4 倍。
A 股按 5%纳入后在各市场指数中的比重:
02
在MSCI中国公布名单之后,公募基金密集申报 MSCI 相关产品,布局积极。
2017 年 6 月宣布 A 股纳入 MSCI后,国内公募基金陆续布局 MSCI相关产品,截至目前共有14 家基金上报了合计 32 个 MSCI产品,共有 15 个是 MSCI中国 A 股国际通指数基金,其中 8 只已发行,招商基金、南方基金、建信基金目前已完成发行,发行规模分别为 49.17、13.10、20.46 亿份。
MSCI 公布的潜在纳入成分股最新为 235 只,权重较大的有贵州茅台、中国平安、招商银行、海康威视、美的集团等。
今年 3 月 MSCI公布了最新的纳入成分股,共 235 只,权重较大的个股包括贵州茅台(4.49%)、中国平安(3.78%)、招商银行(3.19%)、海康威视(2.02%)、美的集团(2.000%)等。
另外,从个股增量资金与其日均成交额比值角度来看,比值较大的个股有海天味业(6.92)、泛海控股(5.02)、长江电力(4.58)、浦发银行(3.58)、申万宏源(3.00)等。
行业方面,潜在纳入成分股主要集中在大金融(33.62%)和大消费板块(24.46%)。从一级行业来看,潜在纳入成分股主要集中在银行(19.65%)、非银金融(13.97%)、食品饮料(9.58%)、 房地产(6.15%)、电子(5.51%)、医药生物(5.04%)等。
所以关于板块配置上,在板块方面,重视潜在纳入 MSCI 中权重较大的“金融、消费类”行业。潜在纳入 MSCI 的成分股主要集中在“消费、金融”等板块,未来增量资金(特别是被动指数基金)将主要流入消费和金融板块。
大家注意外资机构配置 A 股,聚焦“稀缺、绩优、具备超级品牌价值”的公司,关注“超级品牌指数”。考虑到外资(特别是主动性配置资金)的投资偏好,“超级品牌”概念居多。
所谓“超级品牌” ,是指白马股里面的一线龙头,且具有稀缺性和品牌价值,比如贵州茅台,在同样的品质情况下有更大的定价权,因此市场给予“超级品牌概念股”一定的估值溢价。最后给大家贴一贴相关概念股:
船长趁这个热点给大家说一说关于MSCI中国,大家有兴趣可以去关注一下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