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上收4600亿沉淀备付金权 ! 108家互联网支付、169家预付卡业务公司最受伤

2023-05-10 14:56:27

时隔三年半,利剑再出鞘。

20136月央行发布备付金存管办法,规范第三方支付备付金的存放、归集、使用、划转后,刚过去的113日,,要求支付机构将一定比例的客户备付金交存至指定机构专用存款账户。

这是央行针对第三方支付,尤其是预付卡和互联网支付两大牌照日益沉淀坐大的备付金抛出的最严紧箍。而随着417日交存大限逼近,第三方支付“用别人的钱躺着给自己赚钱”的吃利息时代,正式走向终结

 

108家互联网支付和169家预付卡业务受冲击最大

第三方支付体系内日渐庞大的沉淀客户备付金,,现在它迎来了史上最严厉紧箍。

首先我们必须要搞清楚的一个概念是——什么是客户备付金?支付牌照业务类型这么多,又是哪一个渠道哪一种方式,产生的备付金沉淀最为大量?

     客户备付金,其实就是用户的待付款。既然是“待付款”,说明这笔资金的所有权属于用户自身,而不是第三方支付机构;但因为要付出去,所以当你下达相关交易指令的时候,它就以第三方支付的名义,存放在了该机构在银行开立的备付金账户里,变成一笔沉淀资金。当后续客户所有的交易达成,支付机构才会向银行发出资金调拨指令,这笔钱再由备付金账户,去往它最终应该划转去的账户。

     关键是,此前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银行还要给这个备付金账户计息。也就是说,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来说,沉淀的备付金是一个稳赚不赔,而且用别人的钱躺着赚自己的钱的买卖

现在问题来了:现有支付牌照有六类,银行卡收单、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电视支付、固定电话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那么这六类,哪些最容易产生资金沉淀?

其实答案在央行就备付金集中存管的答记者问中已经有很大程度的显现:首当其冲的,就是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业务。这项业务,曾经被业内冠以一个有那么点耸人听闻的名字——“资金池”

央行发言人列举的几个挪用备付金例子,浙江易士涉案资金5420.38万、广东益民“加油金”风险敞口6亿、上海畅购资金风险达7.8亿,其实全部祸起预付卡发行与受理。“这些查获的违规案件仅是冰山一角,很多非银支付从创建之初,实际上就是将眼光瞄向了预付费卡的‘资金沉淀’,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获得比银行贷款更划算的资金,用于其它目的,比如购买理财产品或投资股市。,风险根本无法得到控制”,曾经从事支付行业的我爱卡网主编,资深信用卡行业研究人士董峥对记者直言。

这个观点事实上也得到了好几家不愿具名的第三方支付高管认可。他们对各家参与沉淀资金运用皆讳莫如深,但却又都告诉记者“行业确实有点乱”。

除了最容易产生资金池的预付卡业务,支付宝钱包、微信钱包里的零钱支付与红包收发等功能,都成了吸收客户沉淀资金的有力渠道。而它们代表的是互联网支付,这些在互联网支付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新花样,让这些支付公司的二类账户体量越来越大,客户趴在账上的沉淀资金与日俱增。财新的报道是,支付宝和财付通,各自沉淀的客户备付金规模约在1600亿元和1500亿元,合计占全行业客户备付金总量的70%、市场份额前十名的90%

央行数据显示,支付机构的备付金余额近3年增加了近3倍,从2013年的1226亿元迅速上升,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267家支付机构备付金合计超过4600亿元。

上述两个支付方式,预付卡和互联网支付,成了目前最主要的吸收沉淀备付金的路径需要说明的是,其他支付方式都会产生客户资金的留存,但是资金归集的体量远不如上述两种方式大,比如线下POS收单业务,支付机构只是扮演了资金的通道方,资金很快由支付公司账户划转到了收单行。

  记者独家统计,目前267家非银支付机构,共有108家有互联网支付业务牌照,169家有预付卡业务牌照。,无疑令这些梯队的玩家最受打击。

 







 

渐渐失去的议价权,迫使依赖利息收入的支付机构转型

   这个事情很好理解,从央行的角度是控制了客户的资金风险;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角度,影响了他们的收入模式,也迫使一些高度依赖利息收入的支付机构,去开发多元化的增值业务。长远来看,这或许是一个支付机构业务结构调整的动因”,。

记者采访了几家银行网络银行部门,受访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此前通行的“规则”将被打破。他们告诉记者,此前第三方支付机构用沉淀着巨量备付金的账户,议价权颇高。这样的议价权体现在两处:一是用该存款来换取更低的资金通道费率;二是争取协定存款的利率。

“以前支付机构的客户备付金账户,我们行是要支付给他们利息的。当然如果我们给对方高息,那么他们也肯定会跟我们做一些定存或协议存款。现在央行的新规下来后,其实对我们影响还好,他们丧失了议价权,一些以前高度依赖这块收入的支付公司,怕是日子不会太好过”,另一家银行网金部人士告诉记者。

说白了,这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和各家银行进行快捷支付合作、资源置换的砝码。而现在这些砝码,正在被央行收走。

,在推动非银支付回归支付本源、不过度依赖利益收入;确保支付信息与账户信息的可追溯性、保障消费资金安全性的两大基础上,看得再更远一些。,相当于把第三方支付纳入到整个支付清算体系当中。这是一个趋势,而在推动这个趋势的过程中,不排除央行也可以实现自身构建网上支付清算体系(比如此前颇受热议的网联)的意图

     但把眼光从长远方向收回来,现在最迫在眉睫的是108家互联网支付、169家预付卡业务公司该如何面临交存大限。虽然对于一些评级高、存量大的支付巨头,如支付宝和财付通似乎也不是太动根基的大事,但一些处于第二第三梯队的中小型玩家们,已经以了找基金公司对接合作“宝类”货币基金的想法。

“马云真的很聪明,现在再来看余额宝,是个太明智的商业决策。你想想看,他最早就将这部分央行迟早会管的资金转变成货币基金,名正言顺让自己和用户都赚钱。那个时候他开始得早,对基金公司的议价权还高。现在我们在去谈,基金公司其实也就给我们2-3个点,跟存款利息差不多。我估计,很多支付公司最近都会早基金公司谈”,一名不愿具名的中型支付公司告诉记者。而这家公司,预付卡牌照和互联网支付牌照都在手。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黑山量化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