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港股那點事(ID:Hkstocks)
作者:賣報外行家
一、一個人的人生灰暗,大概率是因為他從沒有夢
當我說恒指2018年樂觀看4萬點的時候——這意味著港股創出歷史新高,這意味著港股竟然破天荒進入慢牛且能持續2年——絕大多數人都是呵呵的。
就像去年底恒指18000點,我說今年可能上3萬點一樣——絕大多數人也都是呵呵的。
因為絕大多數人從歷史的倒視鏡中,看慣了港股的羸弱與尿性,看慣了港股行情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從不持續;看慣了外資在港股呼風喚雨,大大咧咧收割內資韭菜……
但,絕大多數人,在絕大多數時候都是錯的——這也是我們從漫長歷史中看到的。
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如果所有一切從來都是按部就班,理所當然,我們現在應該還生活在秦王嬴政他們家的天下。
誰能告訴我,什麼是海枯石爛?什麼是天荒地老?誰能告訴我,永遠有多遠?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無相忘。”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前209年秋,陳涉、吳廣於蘄縣大澤鄉(今宿州)起義。短短2年後,橫掃六國、強大不可一世的秦帝國轟然倒塌。
二、問題比較簡單粗暴:表中這10只股票,明年能漲33%嗎?
今天恰巧是恒指指數成分和權重的調整日期,調整之後的前十大權重成份股如下:
簡單的加個總,就能大致知道前十個股票就占到了恒指60%的權重,而前十如果歸類,也非常簡單,TMT龍頭騰訊,大保險,大銀行,還有香港龍頭長和。
所以恒指2018年能不能上4萬點,問題就比較簡單粗暴了:如果上表中這10只股票能漲33%左右,恒指就能差不多從三萬點漲至四萬點。
所以,我們只需要點個名,看看這10只股票,明年能不能漲33%?
三、騰訊:完成33%的任務,貌似完全沒有壓力
騰訊是中國最優秀的公司,沒有之一。騰訊是架恐怖的賺錢機器,也沒有之一。
這些都沒有人爭議。爭議在於:騰訊是不是貴了?
討論生態、基本面之類,會有一堆人跳出來和我爭吵。懶得吵。我用騰訊財報上一個非常簡單的數據來回答這個問題。
騰訊的財務報表上,有一項資產,叫權益性投資,金額是1058億。這是什麼呢?主要是與聯營和合營公司的投資,也就是騰訊亂七八糟投的各種PE,VC專案,包括京東,控股權一般在20%以上,或者對公司實際運營能夠施加重要影響的投資。
投的都是些什麼專案呢?知道最近上市的那幾只被大家搶得打架的新股嗎?搜狗、閱文、眾安保險、易鑫,都是騰訊投的,騰訊都是大股東。
所以很多人說騰訊是收稅的——從某種角度說,這句話是對的。他收的是創業企業的稅,他有恐怖的生態與流量,所有最優秀的創業者和最優秀的專案,都渴望把自己的股權送到騰訊的府上。這意味著,騰訊的投資,大概率都是千裏挑一的好專案。
熟悉財報的朋友可能知道,權益性投資在資產負債表中是按歷史成本計入的,也就是說,這個1058億只是騰訊當時投入的資金,中間的股權增值並不計入損益表或者資產負債表。
現在你認為,這筆1058億如果退出,按多少估值合適?十倍是不是很保守?
也就是說,騰訊的權益性投資的市場價值就值個一萬億左右,,扣掉權益性投資,大約就只有兩萬億的市值,而現在騰訊一年賺個700億——800億不在話下,那麼騰訊就只有30倍不到的PE了。如果騰訊明年還能保持50%的增速——幾乎沒有力量能阻止它完成這個指標,那麼明年的估值就只有20不到。
明年漲個33%,騰訊會表示有壓力嗎?
你以為恒生指數公司強行把騰訊壓到只有10%的占比是為什麼?你以為馬化騰看起來每次都錯誤的減持是犯傻?人這叫大智,叫守拙,叫悶聲賺錢。他不減持,以騰訊不停歇的上漲速度,就足以把他死死釘在中國首富這個歷史的“恥辱柱”上。
只有喜愛張揚,喜愛創造流量,喜歡當網紅的許教授,才會渴望自己出現在中國首富這個位置上,才會放大消息說花5000萬招聘“新週期”理論,互相壯膽。
馬化騰和騰訊不會——他們性格是一樣的,就只知道漲,悄悄的。
一生好運,獨尊武神趙子龍
百戰不殆,金融圈商界送禮獨一無二
私人洽購請致電1333-28-77772 聯繫大公館畫廊葉小姐,或點擊本連結訪問內頁索引
四,銀行股:這是個只知道索取的不道德行業,它不漲本身就是悖論
最近澳大利亞政府扛不住壓力,成立了臨時皇家調查委員會——這是英聯邦國家最高權力機構,可以要求證人強制出庭作證,甚至可以創造罪名——調查四大銀行。民眾指責這是個只知道索取,對社會沒有任何回報的不道德行業——經濟好的時候,它們賺大錢,經濟危機時,它們卻要納稅人的錢去填補它們的壞賬窟窿。
而恒指前十中,有4家銀行股:匯豐和建、工、中。其中匯豐是恒指並列第一大成分股,而它歇了很久、很久了。
最近有個明顯趨勢:港股通資金持續流入了匯豐控股。
(數據來源:格隆匯APP)
這當然和最近預期的加息有莫大的關係。
萬惡的美帝絲毫不考慮生活在財政赤字水深火熱中的公務員感受,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在上週末通過了歷史性的減稅方案。從企業層面講,稅改推動投資,從消費者層面講,降稅推動消費,目前美國的失業率處於二戰之後的歷史最低位,但過去人均工資增長是十分緩慢的。單位在稅改的背景下,企業要擴大投資,百姓要加大消費,勢必需要更多的勞動力,而現實是美國已充分就業,沒有更多的勞動力供給,這樣可以很簡單的預期:工資會開始上漲。
另外,企業投資與個人消費增加,會刺激美國新一輪的加杠杆,推高美國的貨幣乘數。美國貨幣乘數自08年斷崖式暴跌後,一直在低位運行,從去年開始有抬頭的趨勢,這應該源於美國經濟復蘇以及上一階段去杠杆已經結束。
在稅改刺激下,貨幣乘數可能加速上行。工資面臨上漲的壓力,貨幣乘數加速上行,結果顯而易見是通脹。
要抑制通脹,美聯儲便會加快加息以及縮表的步伐——通俗點解釋,未來較長時間,美國會處於寬財政,緊貨幣,兩個政策合力的狀況下,這樣的結果是長期逐步推高美國的利率。
也正是基於這樣的預期,做利差生意的匯豐必定收益巨大,業績將有非常明顯的提升。目前匯豐只有1倍PB,國內的銀行股的PB在1.6左右。
當然我們不期望能和國內一樣持平,但漲個30%,真心不難。
至於國內的銀行股,供給側改革之後,雖然沒有帶來“新週期”,但“回光返照”的效果確實達到了。過去的壞賬大戶——週期品公司經營狀況明顯好轉,國內銀行壞賬率顯著下行,所以今年A股的銀行股指數都上漲了將近20%。
現在再簡單審視下宏觀環境,雖然經濟在緩慢下行,但是供需結構確實比過去明顯改善,週邊市場的復蘇也拉動國內出口的提升,進而刺激經濟。所以週期品的上半場是解決價格的問題,週期品的下半場是解決量的問題。從這個角度去看,經濟的“回光返照”,銀行壞帳的改善,都仍然具有空間。
壞賬減少對估值的提升,比辛苦賺錢,容易多了。
當然,另一個支撐銀行股走強的關鍵因素是,美國加息大背景下,中國收緊也是大趨勢,整個銀行業息差同比擴大是大趨勢。
不出意外,明年銀行業整體,是必配行業。
五、保險股:如果明年只挑一個行業買,除了保險,你還能想到其他?
經過了三十幾年的經濟快速發展,群眾的生活水準不斷提高,腰包也越來越鼓,而人口卻正面臨老齡化趨勢加深。老齡化促使著保險意識的覺醒,而經濟發展讓其具備了保險消費的能力,二者奇跡般地交匯,成為驅動保費結構變革和保費規模持續增長的內生力量。
由於人口眾多,無需多言就可以想像到保險市場規模有多廣闊。國內保險還是朝陽行業,仍處於快速發展階段。
業內一般用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來描述保險業發展情況。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保險密度為2258元/人,同比增長27%。全國保險深度為4.16%,同比增長0.57個百分點,增速很快,但是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還遠低於國際平均水準,與國外發達國家的差距更大。
2014年8月,,同時提出在2020年保險深度達到5%,保險密度達到3500/人的目標,假設按照14億人計算,到2020年保費收入約為4.9萬億,根據政策指引與我國保險行業的現狀與成長空間推算,預計未來3年大概率能維持20%以上的增速。
恒指裏有兩個保險股:友邦和平安,都是深耕價值的壽險巨頭,無疑將成為時代紅利的最大受益者,保費的增速與品質都是要超過同業的,未來保持高增長基本是無懸念的。
當然,我還不得不提醒你一點:平安絕不只是個保險股——它的權益投資,絲毫不遜色騰訊。
假如,我是說假如——恒指繼續維持慢牛——趨勢一旦形成,就會自我強化,起碼作為天然的資產管理者,保險會放過一個賺錢的大趨勢?
所以,以資產配置見長的保險資金也成了今年資金南下的主力部隊,就如同平安保險頻頻舉牌恒指第6大成分股工商銀行H股那樣。
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是,保險的海外資產配置只占到了總資產的2%,而法定上限是15%。所以,四萬點,或許只是長期而言的一個小目標”
六、5G,能撐得住中移動嗎?
941是我唯一一個心裏打鼓的——相比騰訊,它太傳統了,太老了,像上個世紀的公司。
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它畢竟是互聯網高速公路的基礎建設者與提供者。我們沒有理由看好互聯網,卻對互聯網的包工頭不屑一顧——何況,還有5G。
11月24日, 2017中國移動世界合作夥伴大會在廣州召開,中國移動通訊集團公司總裁李躍在演講中表示,中國移動以物聯網為主的新業務在2017年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為了迎接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中國移動正在計畫建成建成全球最大的窄帶物聯網(NB-IoT)。
同月,中國移動發佈2018年普通光纜產品(第一批次)以及骨架式帶狀光纜兩項集中採購招標公告,分別計畫採購約1.1億芯公里普通光纜和549.8萬芯公里骨架式帶狀光纜,預計本次普通光纜採購需求滿足期為2018年上半年。本次中國移動對光纜的採購規模遠超去年,與2016年第一、二批次(滿足2017年上下半年需求)招標相比,分別大幅增長80%和63%,骨架式帶狀光纜採購量也較上次招標(2015年)大幅增長75%。
根據中國移動的5G發展時間表,2017年將完成技術試驗,2018年開展規模試驗,2019年進入預商用階段,2020年正式進入商用。在政策的推動下,國內5G的發展大大加速,從移動高管制定的目標到實際光纖採購的放量,都說明中移動在5G的野心不小,隨著5G的落地,中移動的新邏輯也會被驗證,作為5G時代的賣水人,中移動的估值提高是可以預期的。
能不能完成33%,不拖大夥後腿,看你表現了。
尾聲:中國核心資產重新定價的核心陣地——下注恒指,其實就是押注中國
在我看來,全球經濟都不太好,中國經濟也處在一個兩可的位置:但中國經濟逃生的幾率比歐美要高很多——原因在本文不展開。
這就是為什麼在A股、港股同時展開了對中國新經濟公司重新定價的原因——最典型的例子,如A股市場上200倍PE的科大訊飛、300倍PE的華大基因,港股市場上一漲再漲的騰訊,以及幾乎沒有利潤,上市反而手追捧的一批公司,比如美圖、閱文、眾安、易鑫……
這種沒有利潤,還能受追捧的待遇,過往只有美帝的公司,比如亞馬遜才能享受。如今破天荒施加到中國公司身上,是因為過去發自肺腑認為中國要債務危機、要崩潰的外資已開始接受這個事實:中國,其實也是一個可以持續講下去的故事——這必然帶來對中國核心資產的重新定價。
誰是中國的核心資產?
三個特徵:1、代表中國;2、代表新經濟;3、每個新經濟子行業的頭部公司;
這些公司,要麼在美國,要麼在香港:
換句話說:香港才是對中國核心資產重估定價的核心戰場。
所以,你覺得4萬點,只是個夢嗎?
尾聲的尾聲
發現漏分析了一只恒指成分股:港交所——這個是最不需要分析的一家公司。
一句話吧:它就是開賭場的。你見過賭客如過江之鯽撲來,賭場不賺得盆滿缽滿的?
注:本文作者:賣報外行家,来源:港股那點事(ID:Hkstocks)點擊本頁左下角可以繼續“閱讀原文”。
版權聲明:「港股直通車」除發佈原創市場投研報告以外,亦致力於優秀財經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添加DGGKF2微信聯繫刪除。
一生好運,獨尊武神趙子龍
百戰不殆,金融圈商界送禮獨一無二
私人洽購請致電1333-28-77772 聯繫大公館畫廊葉小姐,或點擊本連結訪問內頁索引